华钰影业有限公司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业务领域 案例中心 留言咨询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纪录片《寻找瓦尔特》:凝聚“瓦尔特”精神,展示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纪录片《寻找瓦尔特》:凝聚“瓦尔特”精神,展示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来源:广电业内   发布时间: 2022-12-30 16:09:35   字号: [大] [中] [小]

1972年,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塞尔维亚首都萨拉热窝著名的斯肯德文化中心首映,随后在匈牙利上映,整个中东欧国家的观众被这部电影所震撼,一时间风靡巴尔干地区。片中的经典台词“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看,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在当时的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77年,这部影片在中国上映后大为风行,看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成为一种时尚,各大影院一票难求。“瓦尔特”也迅速成为了中国观众的心中偶像,深入人心,甚至成为了塞尔维亚的“象征”和“文化符号”之一,如精神坐标一般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


日前,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欧洲拉美地区语言节目中心摄制出品的纪录片《寻找瓦尔特》在塞尔维亚国家广播电视台、黑山Adria电视台电影纪录片频道、波黑ATV电视台等电视端大屏的黄金时间播出后,在各国引发热议。影片将寻找瓦尔特相关的人和物作为主要线索,以口述的形式讲述了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中国人心中的“瓦尔特”情结的内在根源。据悉,该片还成功入围北京国际网络电影节和第十二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在国内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01中塞两国合拍,激发爱国情怀与铁杆情谊


贝尔格莱德时间2016年6月18日上午,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的共同见证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塞尔维亚国家广播电视台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签署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塞尔维亚国家广播电视台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重点打造视频领域合作,在联合拍摄纪录片等方面加大务实合作的力度与广度。


遵照协议精神,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国际台与塞国家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了纪录片《七十号》《萨瓦河上》和《心弦》。这三部作品既有反映海外华人拼搏奋斗的人生历程,也有展示中国企业在塞承建工程时的感人场景,更有讲述两国人民守望相助、体现“铁杆情谊”的动人故事。纪录片《寻找瓦尔特》也是双方合作的又一次延续。


2016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塞尔维亚《政治报》和新南斯拉夫通讯社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我们不会忘记,《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等著名影片曾经激发无数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啊,朋友再见》这首歌曲至今仍然在中国传唱。”他说这两部电影“伴随着我们那一代的青年时期”。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欧拉中心纪录片的创作者们不断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找思路、找启迪、找答案,让作品驻高原、攀高峰,创作出传得开、留得住、接地气的纪录片作品,不断讲好中国故事、持续传播中国声音。纪录片《寻找瓦尔特》的主创团队沿着当年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足迹,在中国、塞尔维亚、波黑等多个国家开启了一场追寻之旅,去寻找电影中所蕴含的跨越时空的强大精神能量,再度为当下的观众带来心灵震撼。


塞尔维亚国民议会议长弗拉迪米尔·奥尔利奇在看完《寻找瓦尔特》后表示:“每个塞尔维亚人都知道《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曾在中国引起巨大轰动。我高兴中国媒体能记住这部影片,并用镜头去追寻、记录这种为保卫祖国、捍卫民族尊严而不惜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我坚信,塞中两国人民一定能够在这种精神指引下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前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李满长指出:“片子定位在寻找瓦尔特,寻找的不是某个具体的人,是一种瓦尔特精神。应该是一种集体记忆,是象征着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的集体记忆,这也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品质和精神。”
纪录片是人类的生存之镜,更是文化的记忆之镜。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为创作基点,《寻找瓦尔特》借助纪录片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国际传播使命,发挥跨文化、跨语言、跨民族的传播优势,构筑起了中国和塞尔维亚的情感沟通,增进了中塞两国文明互鉴,并以经典影片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带给国际社会思考和启迪。

02找寻集体记忆,多视角重温“瓦尔特”精神


集体记忆是历史与文化在人们记忆中的存留,影响和形塑着当代人的社会价值观以及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向反法西斯战士致敬,弘扬了捍卫民族尊严、不惜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成为了多国人民共同的集体记忆。


在纪录片《寻找瓦尔特》中,多位参与电影发行的当事人和见证者的口述,成为了呈现这一集体记忆的重要方式。在拍摄过程中,主创团队采访了当年《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公映时的电影放映员、电影海报设计人员、电影资料博物馆工作人员、电影工作者、连环画出版商、话剧编导、影迷以及当代的大专院校师生等。纪录片从不同的视角再现了当年《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多国、特别是在中国引起的巨大轰动,重温精彩瞬间。

“瓦尔特”是青年学生教科书上的知识,也是老电影放映员的情怀,是外交官口中的国际电影交流活动,也是学者游学经历的一次“冒险”,是中国话剧演员二次创作的“蓝本”,也是萨拉热窝纪念品店老板遇到“神奇的缘分”。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瓦尔特”扮演者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回忆道:“我到中国时欢迎场面壮观无比,上百万人在等待着你,那个迎接的场面,真是太壮观了!”

波黑电影戏剧导演迪诺·穆斯塔费奇指出:“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是众多能够载入波黑电影史册的经典影片之一。其原因之一正是由于整个这个城市都是电影的主角,瓦尔特精神、反法西斯精神、抗争精神、勇气人物性格特征,都通过这部电影渗入一代又一代萨拉热窝人的血脉之中。”


在摄制过程中,创作者还尝试用共性经历来打破屏内人物与屏外观众之间的壁垒。讲述者的回忆配合镜片经典片段、台词的再现,再次将记忆拉回到那个热血年代,让观众与片中人物产生强烈的情感联结。


《寻找瓦尔特》以平民化视角切入,用国际化语言将与“瓦尔特”产生勾连的普通人纳入到纪录片的整体叙事当中,为观众建构了一个可供回忆和倾诉的审美空间。当饱含诗意的台词穿越时空,与当下观众产生心灵撞击,两国人的爱国热血和民族情结再度汹涌高涨。


03解读文化符号,塑造纪录片国际传播共情力


“纪录片《寻找瓦尔特》就是寻找一种记忆,一种精神,一种友谊,一种怀念,一种情怀。”正如《寻找瓦尔特》导演王智所说,“瓦尔特”作为中塞两国的特殊文化符号,不仅是几代人的共同回忆,更像一座“心灵之桥”,将中塞两国人民的情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叙事方式上,纪录片《寻找瓦尔特》采用去解说词化的手法,全部采用同期声。“尽量规避第三人称的旁白,不使用解说词,不掺杂过多的主观情绪,不要试图去打扰观众的观看和思考过程,给观众留出更多的空间,让观众自己去找答案,去寻找自己心中的那个瓦尔特。”在创作过程中,王智导演坚持不人为预设,不提前出脚本,跟着感觉走,把真实放在第一位,做一部完全纪实性的纪录片作品,并坚持自己主导兼摄影,坚持现场抓取,跟踪拍摄,客观表达。形成既有长片,也有系列短片,还有图书产品立体化的传播格局,实现融合传播,把效果放在第一位。在长片创作上,坚持用“作者纪录片”的风格完成全片。这样的叙事方式也使影片更具真实性和说服力,以真实的情感打动多元文化背景的受众,实现跨国界、跨文化传播的无障碍。


现如今,纪录片正在成为国际传播的新兴动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聚焦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也成为当下纪录片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纪录片《寻找瓦尔特》着眼于挖掘和呈现人类的共同情感,讲述“瓦尔特”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民心中产生的巨大影响,为观众传递出和平友爱、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在此过程中更成功凝聚起中塞两国的情感共识,搭建“民心相通”的纽带桥梁,实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共情传播”“好感传播”。


塞总理安娜·布尔纳比奇表示,《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是中塞两国友谊的象征,“这份情谊能够借助贵台的镜头延续,也是我个人深感欣慰的地方。我相信,它都将成为进一步加深和推动我们两国间钢铁友谊的载体。”

在国际传播语境中讲好中国故事,打造融通中外的可对话性传播特征,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互及融通,是提升纪录片国际传播效果的必然选择。《寻找瓦尔特》从中塞乃至全球的视角出发,将大情怀嵌入到情节之中,努力贴近中外观众对纪录片的共同理解和诉求,在历时和共时的维度挖掘和凝练中外群体间共享价值观的故事,融会“既中国又世界”的价值观念体系,为纪录片的创作和国际传播提供了有力借鉴和参考。
 

<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华钰影业有限责任公司
Huayu Film Co., Lt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

邮箱:bddfzc@126.com

电话:010-63906628 传真:010-63906621


Copyright © 2007-2019 , All Rights Reserve 网站建设:搜扑互联